为何经常 “忘了带伞就下雨”?
来源:北京青年报时间:2023-08-21 06:15:12

◎北京科学中心

或许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会有这样的感受:早上起来看天气预报显示有雨,出门前就带了伞,可是这样的情况十次里有八九次都用不到。


(资料图片)

反而是哪天忘了带伞,出门之后就会下起雨来,把人浇成落汤鸡。这样的事很多人都有共鸣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是因为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不够高吗?有的小伙伴还提到了“墨菲定律”。什么是墨菲定律?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?

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

天气预报其实是一个很“年轻”的领域。虽然中国人观察天气的习惯古已有之,甚至还总结了一些规律,但是这只能为人们推测未来天气提供一些参考,无法具体到确切的时刻。

到了19世纪,人类才开始系统地对天气进行观察,但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也只能算是天气预报的雏形。直到20世纪50年代,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,天气预报工作得到了计算机和现代探测技术的支持,准确度才得以提升。

步入现代社会,人们享受着天气预报带来的便利,这其中离不开种种先进的探测手段,包括气象卫星、气象气球、气象雷达、地面观测站等。

气象卫星是在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卫星,是一种集空间、遥感、计算机、通信和控制等高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化产物。气象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的重要观测产物,它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层中的云层分布图。云图可以用于云层变化趋势的分析预测,它与地面观测站观察到的结果相互印证,构成了预报天气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气象气球一般在地面至35千米的高度工作。作为气象卫星等高空探测手段的补充,气象气球可以观测大气温度、气压、湿度、风向风速、大气成分等气象要素,具有制作成本低,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。多种探测手段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共同作用,组成了现代化体系完备的气象观测系统。

当然,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精确,出现偏差是必然的,其中一种就是时间上的偏差。比如,天气预报明天上午有雨,可是出现了偏差,日出前后就下了,等到我们出门的时候,雨已经停了;又或者是预报下午下雨,结果是入夜之后才下,此时我们已经入睡,或许不会注意到。

说到这里,大家可能还是有疑问,自己印象中确实有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大相径庭的时候,这又该怎么解释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心理学效应:墨菲定律。

玄之又玄的“墨菲定律”

统计学中,一件事发生的概率p在0到100%(也就是1)之间,那么它不发生的概率就是1-p。在n多个可能发生这件事的时间节点,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P=1-(1-p)n。由此可见,当实验次数n趋向于无穷时,pn会越来越趋于1,即成为必然事件。

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就是,无论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有多小,只要时间够长,总有一天这件事会发生,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。显然,“天气预报不准”这件事就非常符合“墨菲定律”中的条件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达不到100%,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气象预报准确的在85%以上,气象发达国家,比如美国、欧洲、日本预报的准确率也大致处在85%-90%的区间,预报的不准确率也在10%以上。因此,长时间看“今天的天气预报不准”这件事的发生几乎是一种必然。再加上淋雨到全身湿透的滋味并不好受,足以让我们记得很久,这就导致我们会“拿一次当百次”,只记得淋雨的感受,而忘记了上次淋雨到现在可能已经过去了很久。

我们总会说“快乐的时光很短暂”“那段时间可真难熬”这样的话。可实际上,时间的快慢怎么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而发生变化呢?这是由于当时的心情不同,导致不同的事情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象不同。

跑起来会比走路少淋雨吗?

现在,假设我们真的运气不好遭遇了一场雨,那么到底应该“有多快跑多快”,还是抱着“反正都淋湿了,干脆走回去”的心态来个雨中漫步?

在“雨很大”这个语境中,我们遇见的通常不会是毛毛细雨。相关数据显示,需要人们跑步来躲避的雨天,大多数情况下雨滴的垂直速度都在2m/s以上。在这样的速度下,雨滴从我们头顶到地面的时间其实很短暂。

所以,对于有些人所担心的跑步时身体可能会多碰到一些雨滴,这个情况和走路时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。

那么,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在雨中停留的时间了。显然,跑步能缩短这个时间。所以,如果遇到有点大的雨,而目的地距离也比较近,那么跑起来也不失为一个选择。(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)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