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744年,李白和杜甫在洛阳一见如故,与好哥们儿高适在河洛地区携手同游,玩得很嗨。
公元744年,李白和杜甫在洛阳一见如故,与好哥们儿高适在河洛地区携手同游,玩得很嗨。
多年后,命运的浪潮将他们抛向不同的海岸:高适高居庙堂,杜甫隐居草堂,而李白居然比杜甫混得还惨——昔日大名鼎鼎的“谪仙人”误入“叛军”阵营,成了人人喊杀的反贼。
(资料图)
这是咋回事儿?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讲述的李白谋反之事是真实历史吗?
各奔前程
李白、高适、杜甫曾是同路人。他们都很有才,都曾经历人生的低谷,都曾求职无门、愤世嫉俗,相似的经历让他们的心迅速贴近,结为至交。
李白喜欢求仙访道,三人曾同往洛阳附近的王屋山阳台观(今济源阳台宫)探古访幽。《长安三万里》中说道,高适和杜甫见证了李白当道士的过程,还与好友元丹丘、岑夫子等人一起喝酒,听李白豪情万丈地吟诵后来千古传诵的诗歌《将进酒》。
史载,元丹丘曾在嵩山一带隐居修道。那时的嵩山是洛阳的辖区。唐玄宗的奶奶——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执政时,曾登临嵩山举行封禅大典,今登封市的名字便由此而来。
李白漫游河洛时,曾与元丹丘同住修道。《将进酒》中提到的“丹丘生”就是元丹丘。至于高适、杜甫是否曾与元丹丘一起喝过酒,史书未提。
李、杜、高彼此投缘,三人行的感觉太美好,隔了一两年,这个“大唐最强诗人天团”又约着聚了一次,然后各奔前程。
杜甫科考失败,求官被拒,十年“京漂”,穷困潦倒。
高适投笔从戎,投效唐朝名将哥舒翰。
李白游山玩水,挥洒人生,并几次成婚。
站错队伍
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爆发,叛军迅速攻破洛阳,东京留守李憕拒不投降,被杀。公元756年年初,安禄山在洛阳称帝。
唐玄宗方寸大乱,错杀了固守潼关的大将高仙芝、封长清,换用哥舒翰守潼关。高适辅佐哥舒翰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搞得叛军很头疼。
谁知唐玄宗被叛将迷惑,轻信谗言,强令哥舒翰出关远征,收复陕洛。哥舒翰捶胸恸哭,被迫出关,中了埋伏,被俘;高适侥幸逃生。
潼关失守,长安沦陷,唐玄宗离京逃亡,行经马嵬坡时,愤怒的将士们发动兵变,杀死奸臣杨国忠等人,逼着皇帝缢杀杨贵妃。
随后,玄宗南下成都。太子李亨在灵武拥兵即位,是为唐肃宗,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。此时的大唐,分成了新皇帝的朝廷和老皇帝的朝廷。
杜甫一腔救国热血,冒死投效新君,却因不会逢迎被贬。
高适抓住机遇,先是追随唐玄宗南下,任谏议大夫,建言献策;发现老皇帝老迈昏聩,他马上掉转马头投效新皇帝。
皇权的争夺总是伴随着阴谋与杀戮。在入蜀途中,唐玄宗采纳宰相房琯的建议,命太子李亨、永王李璘各自统兵,收复失地。
高适极力反对,认为诸王都想做大做强称霸称王,非但不利于平定叛乱,只怕还会内讧,以致皇室手足相残、国家分裂。
唐玄宗一意孤行。果不其然,太子李亨上台后,怕弟弟李璘拥兵自立,跟自己争权夺位,立刻宣布起兵北上的永王乃反贼。
不妙的是,李白站错了队,成了反贼的同伙。
投诗求救
李白很有文学细胞,却没有政治细胞。
他本来在庐山隐居,躲避战乱,但永王多次恳请他出山助己一臂之力。
天真的李白以为,永王招兵买马是为了北上平叛、收复中原,便怀着治国安邦、建功立业的理想加入永王麾下,写了许多诗歌为永王加油助威。
谁料太子李亨突然自封为帝,还把永王的军队定性为“叛军”。
更要命的是,新皇帝还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,讨伐逆贼!
政治实在是太复杂了!杜甫这种老实人玩不转,李白这种“缺心机”更玩不转。神仙打架,中招的是凡人:李白被捕入狱,命悬一线,四周一片喊杀声,故交新知怕遭连累,纷纷避嫌。
绝望之中,李白给身居高位的朋友们写信,恳求他们救自己一命。公元757年,写有《送张秀才谒高中丞》一诗的书信被送到了负责永王案的高适手上。在信中,李白猛夸高适“智勇冠终古”,期待好哥们儿感念旧情伸出援手。
据说,高适没有回信。
《长安三万里》中讲道,高适怕被人抓住把柄,明里见死不救,暗中却通过大将郭子仪救了李白一命。历史的真相是这样吗?李白为何与高适绝交?且待下回分解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)
关键词: